这里推荐一部适合电销人员看的电影:《最佳涉外大饭店》,由约翰·麦登执导在2012年上映,我们要聊的重点是截选的这一段,其他部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看看。
这个片段讲的是一位老人(朱迪·丹奇饰演)在给印度的客服从业者做培训,发起对话的客服MM事实上很优秀,声音温柔,发音标准,内容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营销话术;而朱迪饰演的老人却非常不接受,屡屡打断对方的营销话术,不断强调“太快,我希望多谈话”。这一段,清晰的表现了一个老人家的诉求和行业的营销话术之间的矛盾,尤其一句话发人深思“Don't talk like a robet,now just talk to me”。
环顾四下,且不说陌生来电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骚扰,即使偶尔接听,对方像复读机一样的营销话术和机械语调也让我们烦躁无比,就像电影里说的“电话另一头的我,几乎要崩溃”。进一步反思我们的行业,电话营销几乎是清一色的不具备感情的照本宣科!作为管理者,你也许会说,我们的数据不错啊,营销成功率xx,同比增长,环比增长…而笔者希望提醒的是,认真看看你的数据,这些增长率难道不是不断地增加外呼量,狂轰滥炸换来的结果吗?
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,按量取胜的年代已经过去了!电话营销方式的不断被滥用,糟糕的交互体验,让我们找来各种方法去阻止来电,ios10可以防骚扰后,iPhone用户都有点普天同庆的意思了。再继续下去,可能砸倒的会是你几年甚至十几年树立起来的金字招牌!
导致糟糕的交互体验的可能性会有很多,比如成本控制、思维模式、培训惯性、社会节奏等等,然而,这都不是你培养出营销机器的理由!理想的营销过程,首先应该是与用户愉悦的交互,交互产生了客户粘性,才能够促成最终的营销达成。问题的核心是,愉悦的交互!
所以,请重新审视和反思你的营销过程。想要提升营销的成功率,想要路走的更稳更长远,请扔掉你的营销脚本,和电话的那一头的人,说人话!